越来越懒的年轻人,拯救家电市场
相反的,那些并不怎么好看的大家伙们就没有那么好运了,特别是传统厨电方面,有数据显示,2020油烟机、燃气灶和厨电套餐线下销额分别同比下降26.28%、28.6%和32.37%,销量分别同比下降32.79%、34.97%和42.95%。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品牌们不得不努力改变自己的“画风”,比如九阳出了可口可乐系列、美的有大话西游系列、海信璀璨系列、苏泊尔有小黄人系列等等。中国消费者报甚至提出了家电市场的一个新名词“颜价比”。 据悉,颜价比=90%颜值+10%微创新。一台长相平平无奇的电风扇的价格在200左右,但只要设计出彩就能翻好几倍。当然,年轻人也乐意为高端家电买单,根据Gfk中国零售市场监测数据来看,从2017年到2020年,高端家电产品包括万元以上的电视、柜机空调,6000元以上的厨电和5000元以上的吸尘器,零售额比重都在持续提升。 虽然家电市场在连年沉默,但并不是完全饱和,换新消费依旧不可小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报废家电总量约1.37亿台,2021年预计将达到1.5亿台。不可否认,70后80后对家电的重视丝毫不减,只是攻占年轻群体可能需要一番功夫。 他们往往只图一阵新鲜感,东西买回来束之高阁的例子比比皆是。颜值著称的小家电的确火过一段时间,但仅仅隔了一年,小家电零售额就比去年同比下降9.7%。为了讨好年轻人,去年京东家电节甚至推出了100款家电盲盒。 种种迹象表明,这届家电实在不容易,既要好看的皮囊,又要有趣的灵魂。 国产家电能否主宰全球市场“沉浮”? 根据海关总署书卷显示,2020年6月份,国内家电出口就开始在全球一片惨淡的环境中脱颖而出,2020年全年累计出口额高达66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要知道,2019年国内的家电累计出口额刚刚创了历史新高。 国产家电品牌正在逐渐重塑全球的家电行业格局,以海尔为例,今年2月份,欧睿国际发布《全球家电零售数据榜单》,海尔以全球市场10.3%的份额连续8年位居全球家电销量第一,力压美国惠而浦、韩国三星与韩国LG。 或许我们很难察觉到有什么变化,但具体来看,全球家电市场的确在发生一些引人思考的变化。一方面,以东芝、日立、夏普为主的日本家电圈逐渐收缩家电零售业务,西门子、飞利浦、惠而浦等欧美品牌也开始进入整体转型的瓶颈期;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一路大刀阔斧,连续整合了不少海外家电巨头。 以日本东芝为例,公开数据显示,东芝的家电业务从2012年就步入衰落,2015年东芝净亏损高达7100亿日元,创下东芝140年以来最大的亏损记录。一直以来,东芝最大的零售市场就是中国,可惜后来国产品牌纷纷崛起,给东芝造成了难以缓解的压迫感。 早在2013年,东芝洗衣机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份额只剩下0.08%,排名第40;冰箱只有0.14%,排名27位;彩电为0.72%,排名第15。迫于无奈,只能将位于广东佛山的工厂卖给了创维,这还没有结局,2016年美的收购了东芝家电。 坦白来讲,东芝就像是海外家电品牌的一个缩影,而国产品牌通过收购整合其他品牌的例子也不止有美的一个。无独有偶,海尔先后收购了美国GE家电、新西兰雪派克和意大利Candy公司等,TCL早年也收购了汤姆逊。 诚然,能不能彻底扭转全球家电格局还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国产家电品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消费大爆发。事实上,这种趋势并不是没有理由,艾媒咨询在调查国产家电出口现状时,在报告中将最终理由归咎为“技术”。 其实这种结论也不是没有依据,至少在数据层面说得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高达1820亿元,白电的智能化率一度飙升到45%。但不是单纯的以量取胜,从品牌输出过渡到技术输出也不是随口一说而已。 因为国内不少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方太每年有6亿成本投在研发上,老板电器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在连年递增,2018-2020年研发金额分别为2.93、2.99、3.03亿元,天眼查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老板电器拥有专利数2294件,其中发明专利538件;方太拥有专利数9530件,其中发明专利4511件。 纵观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脉络,或许从一开始是靠着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崛起,但发展到现在,行业早已实现了本质的变化,投资手段加技术启蒙所带来的影响足够改变曾经一切既定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市场承载着动力,也面临压力,对于所有国产家电品牌而言,激流勇进下,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编辑:18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