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就是票房 OPPO的"一出好戏"才刚刚开始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老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在表达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但任何领域在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便会出现一个瓶颈期,就如现阶段的智能手机行业,它爆发式创新、井喷式增长的时代已悄然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名为同质化的“魔咒”,它需要各大手机厂商以敢为人先的变革精神去摆脱、去突破。换言之,对于现如今的智能手机领域,是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行业,谁能先一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谁就能笑得更好,也能笑到最后。 求变是OPPO“躁动”的创新精神,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作为一家持续引领行业潮流的品牌,“求变”是OPPO始终如一的产品理念,远的不说,就以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为例,OPPO就两度带给我们惊喜。先是在六月的时候,OPPO Find X以未来旗舰之名,凭借升降式的双轨潜望结构、解锁未来的OPPO FaceKey 3D结构光技术,以及正反无孔的至美设计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对于后全面屏时代的ID设计、人机交互多具有里程碑式的借鉴意义。
而仅仅时隔两个月,OPPO便再度放出大招,8月23日的新品奇妙夜上,OPPO R系列迎来了一次跨越“s”的迭代升级,OPPO R17系列正式和我们打了照面。与先前Find X那种“秀肌肉”式的惊艳不同,R17更肩负着一种引领行业消费升级的责任。 OPPO目前已经是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市场好评与用户口碑。根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赛诺此前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8上半年,OPPO以3813万台的销量,一举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
而众所周知,近四年来,OPPO每年的重头戏,或者说助力其不断拓宽市场的“功臣”,是以至美设计和优质拍照为主打的R系列。从R7的“提琴雅弧”机身,到R9s的微缝天线设计;从R11的“小蛮腰”,再到R15的超视野全面屏,无不彰显着OPPO将“美”视为第一要务的态度。
就如OPPO CEO陈明永曾在微博上表达过的,“OPPO从不把所谓的性价比作为设计的要求,OPPO就算管采购的(员工)每天也要花很多精力考虑怎么创新以及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就是凭着一股不愿妥协的韧性,和对做产品这件事满怀敬畏之心的态度,推动着OPPO多年来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同时也持续带动着整个行业的消费升级。可以这样说,美与创新是OPPO始终秉承着的一种信仰,如果说很多手机的美仅仅是浮于表面,或是昙花一现,那么OPPO则是真正将美学理念浸润到产品骨血中的。 回归到行业与产品,可以看到,OPPO虽非第一家入局智能手机领域的品牌,却能多年来始终凭借产品力说话,让每一代手机都留给我们鲜明的印象。 追溯过往可以看到,OPPO的引领作用是贯穿始终的,先是带动了全行业关注手机拍照,解决了用户的痛点需求;继而以至美理念,让更多用户得以用上更具品质感的智能手机产品,让我们了解到,原来冰冷的科技产品也可以被注入有温度的人文关怀,让“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种对产品、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谬论不攻自破。 R17系列以创新引领后全面屏时代智能手机的消费升级 智能手机行业的每一次消费升级,OPPO都参与其中,或者说,OPPO一直是消费升级的主导者,以最新的R17系列为例,就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何为不跟随,什么是一家科技企业该有的产品情怀。 回首一看,2018年已悄然过去八个月,但在这大半年之中,充斥我们眼帘的却是一个被广大用户戏称为“刘海”的设计元素,而在我们距离审美疲劳只有一线之隔的时候,OPPO R17系列带来了对全面屏不一样的解读,即新一代“水滴屏”设计,得益于此,OPPO R17系列在机身尺寸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屏幕尺寸由前代R15的6.28英寸跃升至了6.4英寸,拥有着更大的视野与显示空间。同时,R17系列的屏占比也达到了91.5%,让全面屏全面地更加纯粹。
工艺与品控方面一贯是OPPO手机的加分项,R17系列全球首发康宁第六代大猩猩保护玻璃,根据康宁官方实验数据,这块玻璃的强度和韧性相较前代提升巨大,更加耐磨耐摔,总而言之就是俩字儿:抗造。R17系列采用双面玻璃机身辅以金属材质中框的结构设计,其中R17 Pro采用了制造工艺更为复杂的3D曲面玻璃机身,拥有更加贴手的握持感受。 (编辑:18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