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数据洞察:厂商概念炒作走向没落
粉丝重合度:中国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换机用户的流失概率很大。用户在阅读中,使用目前的手机品牌却阅读其他手机品牌资讯,意味着具备明显的流失倾向性。 从数据来看,跨手机品牌粉丝重合度超过50%的有:三星(52%)→华为,魅蓝(51%)/魅族(50%)→华为,魅蓝(66%)/魅族(63%)→小米,锤子(50%)→小米,一加(76%)→小米,一加(69%)→华为,一加(60%)→魅族。 一加的粉丝比较令人意外,一加粉丝除了关注一加之外,还有大量的粉丝关注华为、小米、魅族等品牌,对于一加的最大挑战,其实是如何稳定目前的用户群体品牌忠诚度。 “果粉”品牌粘性依旧最高,其粉丝关注其他品牌的占比分别为华为(23%)、小米(21%)、三星(17%)。 手机采取双品牌的用户重合度往往较高,如魅蓝(67%)→魅族,荣耀(60%)→华为,都是从低到高的品牌流动,反之并不多,表明了双品牌对于保持换机用户在自有品牌的流转是有作用的。唯一例外的是一加,说明一加的产品创新和品牌调性,在用户认知层面做到了非常大的差异化区隔。 粉丝价值:2017年微博CEO王高飞关于“豆瓣用户没有价值”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互联网行业关于用户价值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在消费电子和游戏行业尤为突出,比如“索狗”(索尼的粉丝)、“摩狗”(Moto的粉丝)、“任豚”(任天堂的粉丝)、“肠粉”(HTC的粉丝)就经常被调侃为“一毛不拔的精神粉丝”。 头条指数显示,OPPO、苹果、vivo、小米、华为的粉丝,更愿意为自己“粉”的品牌买单,其中OPPO的“O粉”更是高达40%,超过了苹果,表明其品牌的用户粘性非常高。 (编辑:18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